7-news

新闻动态

2024年5月10日
中诚信亚太受邀出席“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研讨会並发表演讲

2024年5月9日,中诚信亚太受邀参加由香港投资基金公会(Hong Kong Investment Funds Association,简称HKIFA)主办的“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媒体发布会”。

 

 

中诚信亚太执行董事兼副总裁杨珺皓 (右二) 出席并发表关于 “离岸人民币市场影响因素、发行情况、未来趋势,以及熊猫债的发展现状和展望”演讲。凤凰财经、香港商报、香港经济日报、明报等等多家内地及香港知名财经媒体出席发布会。会后,凤凰财经、香港商报等等对本次活动内容进行报道。

 

港离岸人民币债规模 今年料维持2023年四季度增势

 

中诚信亚太执行董事兼副总裁杨珺皓预测,如果中美息差趋势不变,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发行规模将继续保持去年四季度及今年一季度的势头,维持较高水平发行规模增势。今年一季度离岸人民币共计发行154只85.9亿美元,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11%。

 

中美息差的扩大推动了人民币离岸债在香港的发行。杨珺皓表示,中国央行可能会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而美联储继续打击通胀的决心不减。因此,他相信中美息差暂时会保持。此外,他认为,如果美国降息的步伐仍不明确,香港离岸人民币债的发行规模也将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杨珺皓预计,目前内地利率处于低位,发行人更倾向于在内地发行人民币债券,其次才会转向离岸市场。然而,如果国务院进一步收紧对城投企业境外融资的审查,作为离岸债的主力发行者的城投债的规模将收缩,从而影响整体离岸人民币债的发行量。

 

 

熊猫债发展势头强劲 今年预期维持高速增长  

 

当谈及当下热门话题熊猫债时,杨珺皓首先分析了当下熊猫债愈发壮大的势头,2023年熊猫债发行量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超过80%,突破15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24年人民币的低成本融资优势仍将持续,今年1-4月熊猫债发行规模达752亿,同比增长85%,粗略估算后预计2024年熊猫债发行量有望突破2000亿元。

 

更进一步,杨珺皓借由熊猫债话题谈到了中资评级机构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起到的促进作用。首先,他借由美国三大评级机构随着洋基债发展壮大而出海做大做强的案例,提出中资评级机构可以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互利互助、发展壮大。一方面,中资评级机构提升了熊猫债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另一方面,评级机构的评估方法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了足够信息量的参考。

 

回顾过往,杨珺皓提到,中诚信一直致力于发展在人民币国际化推动的最前沿,早在2015年熊猫债早期爆发阶段就已经进入市场,参与了第一单韩国主权人民币债评级。在主权发行人层面,参与的案例包括韩国、波兰;在银行层面上,则包括加拿大国民银行、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实体非金融企业包括德国宝马、大众和奔驰等知名汽车企业,以及法国威立雅环境和液化空气等。

 

 

香港市场资金配置内地债有改善

 

香港市场配置内地债券情况方面,杨珺皓表示以香港强积金计划来看,其经营规模约1万亿港元,当中将近2成配置债券市场,而以往配置在内地债券市场的规模有限,但去年起有所改善。他续指,海外投资者主要配置内地的短期债产品、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以及中资机构发行的债券,而城投债目前的配置比例较低。

 

 

内地REITs投资关注流动性及收益率风险

 

中证监于4月底公布五项措施,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吸引和便利,当中包括拟将境内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纳入沪深港通。杨珺皓指,目前REITs的流动性较低,由于国内审批是“优中选优”,因此安全性非大问题,主要风险仍是资产的收益性及证券的流动性,目前较多受A股表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