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news

新闻动态

2013年1月7日
在《巴III》樊篱内谋利 (作者:李永权)

在《巴III》樊篱内谋利

作者:李永权

 

      从2013年1月1日开始,香港的银行和财务公司便须切切实实地依从立法会通过不久的《2012年银行业(资本)修订规则》经营业务。

 

      《2012年银行业(资本)修订规则》按《巴赛尔协义定立》(简称:Basel III)标准订定。香港是实行《巴 III》的先行者之一。讽刺地,控制巴赛尔委员会之美国及欧盟却要求延迟实行,理由是它们还未完全准备好。

 

巴赛尔委员会要求所有国际银行在2013年1月1日开始,分阶段实行《巴III》,至2019年1月1日前须全面满足《巴III》要求。除了香港依照《巴III》时间表在2013年1月1日实行第一阶段外,中国、印度、星加坡、澳洲及瑞士也宣布依期实行。

 

《巴III》的内容不单是银行资本充足比率的问题,还涉及流动性、风险覆盖、风险管理等等,一连串有关稳定金融体系措施及监管银行和金融机构风险运作的规则。在所有规则中,资本充足比率至为重要,对银行的营运成本及利润影响也颇大。

 

      香港的银行稳健。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在今年10月提交立法会的数字显示,截至2012年9月,香港银行及财务公司的一级资本比率平均为13.3%(其中普通股本佔近90%, 相等于《巴III》普通股本比率12%), 总资本充足比率平均为 16.1%,比《巴III》规定2019年到期时普通股本比率4.5%、一级资本比率6%及总资本充足比率8%,高出颇多。然而,香港的《规则》仍让银行及财务公司分三阶段达到最后要求,包括第一阶段:在2013年内任何时间,上述三项资本充足比率不得低于3.5%、4.5%及8%;第二阶段:在2014年内任何时间,上述三项不得低于4%、5.5%及8%;第三阶段:在2015年内任何时间,上述三项不得低于4.5%、6%及8%。香港的时间表比《巴III》定的限期足足提早了4年完成。

 

      问题倒是,如果香港的银行已十分健全,为什么不一开始便要求银行达到最终目标呢?是否因为仍有一些银行及财务公司未达最终目标,所以要给它们两年时间做好准备工作?这疑问有理,不过就算有它们有些目前未达标,数目应不大,与目标相距不远。给它们多点时间做工夫,增大一点资本比率;也可以保守一点,以防市场突变,令边缘者落标。

 

      欧、美银行对《巴III》提出不同意见,特別是对资本比率的要求认为严苛,影响银行的业务及利润。香港银行界也有些人认为香港比欧、美更早实施《巴III》有保留,因为害怕竞争能力受到影响,被还未实行《巴III》的外国银行抢去生意。况且,实行《巴III》须投放不少资本设立资讯系统和增加内部监控人手,令营运成本大增。提升资本充足比率等于动用更多股本做生意,或者减少借贷生意。也就是说,银行及财务公司要不把资本充足比率算式中的分子(股本)增加,要不把分母(风险资产)减少。前者需要在股市发行新股集资,后者需要出售风险资产。所以,如果竞争对手不用赶着依随《巴III》的时间表,便有可能被他们趁机抢佔市场。

 

      从香港及国内银行的较高的资本充足比率估算,两年内《巴III》对国内及香港两地银行的盈利不会有大的影响,但是从中长缐的角度看,却不尽然,特別是当经济回復生气,借贷需求犟劲时,《巴III》订定的资本充足比率便较大地限制了借贷业务。较小型的本地银行的竞争力更形短绌,有可能出售予国际银行。在香港严谨的监管制度下,本地银行倒闭的风险微乎其微。

 

      在《巴III》的严格规范下,银行及金融机构的业务方向回归传统的借贷生意。但传统的借贷生意难以维持利润较大增长。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方面短期内难有突破,最实际的方法是减低成本,从裁员开始至到扩大互联网经营。中长缐,发掘市场新空间,多与不同行业的机构携手合作,做一些非传统的银行业务,以增加收入。现时在愈来愈多的行业内见到银行间接参与和合作的影踪。

 

      欧、美、日三地接连而来大规模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让金融市场资金充裕。银行及财务公司纷纷以极低利率向企业及个人放贷。港元的贷存比率慢慢上升愈80%,反映香港银行的贷款业务在增长中,虽然2012年的增速度比2011年稍慢。

 

      从数字看,国内银行有颇佳的增长潜力。中国人民银行认为国内银行在正常情况下,普通股资本比率应不低于7%;一级资本应不低于8.5%及总资本充足比率应不低于10.5%。目前国内281家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比率达8.5%,总资本充足比率13.03%。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国内银行的流动性比率高达45.23%比条例要求25%高出20%;贷存比率达65.23%,显示存款充足;资产回报率(ROA) 为1.39%;资本回报率(ROE)达21.54%,净息差(NIM)维持在较高水平达2.77%;而成本对收入(CTI)只有30.16%,反映营运效率颇高;非利息收入佔极体收入较高达19.47%,显示银行积极追求传统贷款以外的收入,但这类收入短期内因监管机构严格规范银行发售理财产品而减少。

 

过去三年多,国内银行急速大量贷款予地方融资平台,投资者恐怕国内银行出现大量呆坏帐的情况沒有出现,反而不良贷款余额有下降之势。截至2012第三季,不良贷款余额平均跌破1%至0.95%。如果把这平均数拆开来看,不良贷款余额率最高是农林商业银行1.65%,其次是大型银行1%,城市商业银行0.85%,股份制银行0.70%,最低是外资银行0.62%。但外资银行贷款量少,大型银行贷款量多。

 

      国内正计划利率市场自由化,估计最快也只会在2013年第三季才会较全面实施。利率市场自由化是国内金融市场必然发展,只是时间问题。利率市场自由化将令银行在存款和贷款业务上出现竞争;以提高存款利率吸引存款,以降低利率增加贷款;二者将导致银行息差收窄。然而,国内金融市场将愈做愈大,多种多样的产品在监管条例规范内,头脑转动快的金融专家仍可钻研产生。国内的银行业不愁淡静。

原文载《香港经济日报—投资理财周刊》2012年12月31日,本文略作删改